在新能源電池、醫藥制劑、先進陶瓷等高-端制造領域,粉體材料的粒度分布直接影響產品性能與生產穩定性。全自動干法大量程激光粒度分析儀憑借其“全自動"“干法"“大量程"三大核心優勢,成為多行業顆粒分析的“全能選手",為產品質量控制、工藝優化及新產品研發提供關鍵數據支撐。
核心優勢:技術突破與場景適配的完-美結合
全自動化操作:效率與精度的雙重保障
儀器采用智能控制系統,用戶可通過觸摸屏或計算機軟件一鍵設置測量參數,實時監控測量過程。從自動進樣、測量到數據處理與報告生成,全程無需人工干預,不僅將單次測試時間縮短至10秒內,更通過減少人為誤差,使重復性誤差穩定控制在<0.5%(以真理光學LT3600 Plus為例)。例如,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中,該儀器可快速完成高鎳三元材料的粒度分布測試,助力企業將批次穩定性從92%提升至98%。
干法分散技術:突破傳統測量局限
干法分散系統通過紊流分散與正激波剪切技術,利用激波的剪切效果使顆粒充分分散,關鍵部位采用耐磨陶瓷設計,既延長了設備壽命,又確保了測試穩定性。這一技術尤其適用于對水分敏感、易氧化或難以分散的樣品,如中草藥、磁性材料、金屬粉末等。以固態電池研發為例,干法測試避免了硫化物電解質材料與溶劑反應,為固態電解質顆粒形貌控制提供了可靠數據。
寬量程覆蓋:滿足多元場景需求
儀器量程通常覆蓋0.015μm至3600μm,部分型號可擴展至0.02μm至2000μm或0.1μm至3000μm。這種跨數量級的覆蓋能力使其成為多行業顆粒分析的核心工具:
納米至微米級:適用于電池材料(如正負極活性物質)、醫藥制劑(如納米藥物載體)、催化劑等領域的超細顆粒分析。真理光學LT3600 Plus的測量下限達0.015μm,可精準捕捉納米顆粒的團聚行為。
微米級常規分析:覆蓋制藥、食品、化工等行業的常規顆粒分析需求。如ST-GLD98型儀器可測量0.1μm-800μm的顆粒,適用于藥物活性成分、食品添加劑的粒度控制。
粗顆粒分析:針對能源、建材等領域的粗顆粒分析,如煤粉、金屬粉末的粒度分布直接影響燃燒效率或成型質量。ST-GLD98儀器的測量上限達1400μm,可滿足此類需求。
應用場景: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全鏈條覆蓋
新能源領域:提升電池性能與安全性
在鋰離子電池研發中,儀器可精確測量正負極材料、導電劑(如碳納米管、石墨烯)的粒度分布,優化材料制備工藝。例如,孚能科技通過LT3600+Hydrolink濕法系統,將球化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的批次穩定性提升至98%;在固態電池研發中,干法測試避免了硫化物電解質材料與溶劑反應,確保了D50值測量的準確性。
醫藥行業:保障藥品質量與療效
儀器可控制活性成分(API)的粒度分布,確保溶出度符合藥典標準。Rise-2016型儀器測量精度±1%,可檢測0.1μm-800μm顆粒,適用于吸入劑、緩釋片等劑型的研發。此外,納米藥物載體的分析也是其重要應用場景,某型號通過動態光散射技術,實現0.1μm-1μm范圍內納米顆粒的Zeta電位與粒度同步分析。
環境監測與工業質控:推動綠色生產
在環境監測領域,儀器可結合氣溶膠采樣器,分析PM2.5/PM10的粒度分布,通過偏振濾波技術消除雜散光干擾,提升低濃度顆粒檢測靈敏度。在工業質控中,ST-GLD98型儀器支持30秒/次的在線檢測,重復性誤差<1%,幫助燃煤電廠將燃燒效率提升8%,同時降低設備磨損率;在風電葉片填料分析中,該儀器可優化玻璃纖維填料的粒度配比,提升葉片力學性能。
全自動干法大量程激光粒度分析儀以其技術突破與場景適配的完-美結合,成為多行業顆粒分析的“全能選手"。未來,隨著智能化與國產化的深入發展,它將繼續推動顆粒分析技術向更高精度、更廣場景的方向邁進。